为什么要(再次)阅读班扬的《天路历程》?

[本文为你推荐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班扬的《天路历程》。我们收集、摘编了几位当代作者对《天路历程》的评价,可以看做是阅读这部经典的不同理由,期望能激励你再次拿起来读。]


(一)


约翰·班扬对原罪的觉察,个人的诚实,对上帝恩典的深刻经历,对试探和基督徒生命试炼的写实描述,还有思念天上之事的态度,至今仍激励我们活出言行一致的信仰生命。我从小就读他的自传《罪魁蒙恩记》和《天路历程》,到现在我还会拿起来重读。

年轻时的我想要作个很属灵的人,但我不是。我想要谦卑,但我不是。我想要表里如一,但我就是一个既胆怯又表里不一的人。可是当我走进班扬的寓言世界里,我就有了完全的新确据,看见整部戏剧在我的生命中重新且生动地上演。撒但的高超诡计和欺骗的手法都曝光了,我再次清楚明白成为基督徒的重要性。

班扬的主角“基督徒”一路遇见或听闻了大约九十位人物,其中有十七位是好人,但是恶人的角色更真实!就像中世纪的七大宗罪,“基督徒”面临的虚幻不实也分成七类:贪爱世界、矫饰、自大、忿恨、情欲、易受牵引,以及道德消沉。反映贪爱世界的有十六个人物,接着有十个人物反映易受牵引。依班扬之见,“基督徒”在旅程中真正的试探,是效法世界的试探。

他在路上遇见一位传道人,传道人告诉他,若要逃避那将来的忿怒,就必须走进野地里的一道窄门;他看不见往哪条路走,传道人就指示他远处有一亮光,只要朝着那亮光走就是了。班扬起而追寻“生命,生命,永远的生命”。不久,他跌入“忧郁潭”,遇见“世俗智慧先生”,然后在“道德村”碰到“律法”。接着,他又在“仁慈”的引领下越过“艰难山”,来到“美奂宫”休息恢复体力,再继续前行到达“蒙羞谷”,与亚玻伦大战。后来,他经过“死荫的幽谷”和“浮华镇”,终于发现自己和同伴“盼望”抵达了“怀疑寨”。两人在名叫“绝望巨人”与其妻“缺乏信心”的手中吃了不少苦头;他们好不容易逃出后到达“乐山”,跨越“死亡之河”,抵达了目的地天堂。

这个故事极其生动有力,叫人读来彷如身历其境,并为自己的故事增添活泼又深刻的意义。

——侯士庭《喜乐流放者》


(二)


我们来谈谈一本世界文学杰作。马克·吐温曾经形容:“人人都觉得该读这本书,却没人想读。”虽然如此,这本《天路历程》仍然是货真价实的经典,《天路历程》的确在很多方面受到误解。一九五〇年,各大学出版社联合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天路历程》被受访者票选为最乏味的经典。不过,《天路历程》并不寂寞,第二名是《白鲸记》。前十名还包括《失乐园》、《唐吉诃德》和歌德的《浮士德》。

我相信,把《天路历程》选为乏味书籍的人凋落之后,这本书仍将屹立不摇。假如你觉得读《天路历程》很无聊,不妨听听看塔龙教授(Henri Talon)的意见:“只要是有智慧的读者,都不会在阅读《天路历程》时打瞌睡。”我们不必因为别人批评《天路历程》而不高兴。他们不喜欢这本书,是有原因的。比如说,这种人对神学大概没什么概念。《天路历程》是以神、圣经、基督救恩为基础所写成的。很多人不了解基督教神学,心灵完全是世俗想法,没读过圣经,也不知道神和福音的重要。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欣赏《天路历程》。

凯以叶是国际间研究帕斯卡有名的学者,他自己也是哲学家,曾经任教于宾州大学法文系和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系。让我们来听听他对《天路历程》的看法:

“我认为圣经自成一类,是最伟大的作品。其次便是班扬的《天路历程》……这本书仅次于圣经的原因是:我在人生旅程中,不仅需要具有权威的圣经来训诫、启发灵性,也需要一张地图。每个人都需要地图。我认为……班扬的杰作是我们最好的地图。一读再读《天路历程》之后,这张地图就清晰逼真地呈现在我眼前了。我在途中每个地方,每种景况,都看到了自己。我们常自问:‘这是什么地方?’‘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答案比《天路历程》更清楚呢?对于人类追寻真理的旅途,还有什么比这本书描绘得更完整呢?”

前几天我问我的秘书,有没有读过《天路历程》。她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她告诉我,她正在主日学的幼稚班教《天路历程》,小朋友都很喜欢。真是不可思议的一本书!既是哲学家的人生地图,也是小朋友乐在其中的故事书!

这本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班扬恰到好处的叙述方式。该发生的就会发生,或者说他写得让读者觉得,这些事本来就应该发生。我知道自己对《天路历程》这种特殊的情感,和我的背景及经历有关。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初信的人,或圣经知识不多的人,也同样可以察觉《天路历程》这种独特之处。我们读的时候,心里会有个声音说:“就是这样,理应如此,实情的确是这样。”

你瞧,我又回到我那位哲学家朋友提到的地图比喻。不过,《天路历程》是一幅非常独特的地图,绘上了斑斓的色彩。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幅有生命的地图:书中人物会走出来和你同行、交谈,让你一辈子无法忘怀。

——嘉柏霖《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


(三)


为了帮助我们思想普遍基督徒的经验,让我们再次回到班扬的《天路历程》。关于基督徒漫长的归家之路,这部作品提供了一段最启发人心的历程。

我每年至少将这本小书读一遍,而我这样做已超过半个世纪之久。因为,在诸多论及基督徒生活的作品中,我发现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天路历程》整部作品是在描述基督徒从最初的灵性觉醒,直到进入荣耀的生命旅程。

班扬称此旅程为朝圣之旅,但它亦可被称为健行。这段旅程中,处处都是高低起伏的情境,而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必须一一走过。班扬将这段健行之路划分成许多不同的段落,每一个段落不仅拥有独特的主题,也都以一首短诗作结尾。我们大可假定这些诗不过只是打油诗罢了,但班扬十分擅长创作打油诗,而这些类似诗词的字句所带出的属灵信息也非常生动——甚至对四百年以后的读者仍是如此。

——巴刻《点燃祷告之火》


(四)


《天路历程》的成就不仅止于文字艺术而已。如果我们留心倾听,班扬仍在对现代人说话。在充满各种挑战和挫折的今天,班扬的作品对年轻人,更是别具深意。我曾经在男子中学担任校长四十一年,很清楚年轻人最痛恨的,就是伪善虚假、不切实际。他们不喜欢装模作样,更讨厌虚张声势。如果你说的话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什么用处,他们根本懒得理你。

班扬的真诚率直,是作家当中少见的。他坚持信仰,并且因此入狱服刑。我们大概很少人能像他一样,不避讳谈论自己灵性上的挣扎。但是他又非常脚踏实地,和我们分享重要的信念。

让我说得更简单一点。这个时代充满险阻挫折,道德标准不断改变,许多人活得漫无头绪,生命中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认同的对象。很多人自问:“我到底算什么?”“我活着做什么?”“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我生命的目标是什么?” “最后的结局会怎样?”班扬不这样说话,他不像我们这样常用一些存在主义的术语。他的作品直指现代人的困境。

有人会认为,班扬的确写了一本伟大的书,但是他和弥尔顿那种清教徒式的神学思想,早就过时了,顶多只能放在历史博物馆里展示而已。根本没这回事。如果我们用心了解,班扬的想法就像每天的报纸—样,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如果你读过《丰盛的恩典》,应该记得班扬背着罪的重担,用心理学观点来看,就是备受罪恶感的折磨。但他最后靠着惟—的方法——耶稣基督的救恩——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战争。

班扬在灵性上热切的追求,正好显示出现代世俗作法的肤浅。很多人因为没有委身的目标,生命一片空虚。大家随波逐流,对于生命的目的、神人关系、人类的命运等等问题,采取中间立场,或抱持“要就拿,不要就拉倒”的态度。班扬知道这个时代的混乱模糊,让我们饱受困扰。他和使徒保罗一样,不会以自我为中心,问:“我是谁?”而是问:“主啊,你是谁?”然后接下来问:“主啊,你要我做什么?”而不是自己筹划未来。

——嘉柏霖《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


(五)


《天路历程》是一本约翰·班扬所写的基督教古典名著。但有许多人——连传道人在内,都没有读过,我常问会众有多少位读过《天路历程》,出乎我意料之外,总是寥寥无几。大英百科全书介绍约翰·班扬为“清教徒运动所产生的最好的文学天才”。许多人谈论这本书,却很少人读它,但它却是历代以来销路仅次于圣经的一本名著。

大文学家山姆·强森(Samuel Johnson)说除了《天路历程》、《鲁滨逊漂流记》与《唐吉诃德》这三本古典名著,还有哪一本书如此脍炙人口?基督徒不但能像非信徒一样地欣赏《天路历程》的文学格式,还能了解本书更深的含意。约翰·班扬虽没有受过什么高深的教育,但是他却比今天许多传道人更懂得实用神学!

《天路历程》影响了不少伟大的传道人。性情活泼的卫理公会传道人杨格(Dinsdale Young)除了圣经外,他一生深爱《天路历程》。写朱伟德传记的作者保利特(Arthur Porritt)说:“朱伟德深受约翰·班扬的影响,几乎每一篇讲道都引用《天路历程》所说的话。”会众散会回家便会问,朱伟德所说的“忧郁潭”、“启示之家”、“浮华世界”等是什么意思啊?不认识约翰·班扬,是何等可惜!

还有一位深爱此书的人,便是司布真了。当他年轻时与祖父住在一起,他在阁楼上发现了一本陈旧的《天路历程》,他立刻如饥似渴地把整本书连其中文字及插图都看过去。司布真六岁发现此书,五十八岁蒙召归主,他一生至少读过这本书一百遍,平均每年两遍(他平均每周读六本书!)。司布真往往一周讲道八到十次,此书不但有助于他享受内心的安宁,且供应他不少讲道的题材。司布真与女友恋爱时,他就送给她一本《天路历程》,女友则送他一套加尔文的著作,她实在懂得司布真的心啊!

司布真沉缅在许多清教徒的作品中,布鲁克、古德温、欧文、曼顿、华森等,尤其以约翰·班扬为最。这些书言之有物,而非为引人注目而作。司布真受其同化,常在讲道中借用约翰·班扬的例子。

你当用优闲的心情读《天路历程》,敞开你的心门,让这本书成为你心灵的良药。记得要读原本,不要读修订本。晚饭后或睡觉前读几章,等你对全书体验深刻了,再读其他论《天路历程》的书,就会帮助你更了解此书。

即使你读过了《天路历程》,我劝你不妨再读;你若从未读过此书,请快把手中的任何书(除圣经外)放下来,赶快先读此书。认识此书中之人物,如“属世的智慧人”、“胆怯先生”,访问一下“浮华世界”、和“启示之家”,与“失望的巨人”争战,登上“喜乐山”,将书中的人物和地点一一与有关经节对照,你会惊讶不已,因为你已学到了实用神学。约翰·班扬正带领你走过一段惊险有趣的旅途。

——华伦·魏斯比《与属灵伟人同行》


(六)


约翰·牛顿的神学透过书信取得了最佳果效,因为他明白,基督徒生活就是在两个世界间的一段旅程(腓3:12 – 4:1)。这段旅程有个黑暗的过去,然后一路延展,沿途陷阱和危险不断,最终抵达荣耀的结局。

因为天路客尚未回到家中,所以,他仍然专注旅程中每天的一步一步。因此,牛顿非常关心基督徒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特别喜爱约翰·班扬的寓言作品《天路历程》。

牛顿经常阅读这部作品,称自己几乎能背诵全书。曾有六年时间,他每周都向奥尼贫穷的农民和地位低下的蕾丝工人讲解《天路历程》的内容。

[ 牛顿说:“我相信班扬先生是一位文风朴实的作者。我在奥尼期间两次向会众讲解《天路历程》的第一部分,两次都是每周一讲,超过三年。或许正是透过这段经历,我越来越能够理解那些贫穷的蕾丝工人,越来越懂得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是在讲坛上讲道所没有的收获”)。据说他去伦敦担任牧师之后,被邀请在威伯福斯家中讲解《天路历程》,他称之为“客厅布道”。]

牛顿相信,讲解班扬这部经典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于帮助年轻人日后面对人生十分关键。他的讲解进度很慢,有一次他在信中对一位朋友说:“我发现这本书非常有深意,我每次的讲解很少超过一页,有时候还不到半页。”

牛顿对《天路历程》的热爱和研究后来传开了,一位编辑接洽他,请他为1776年版的《天路历程》作序,牛顿接受了邀请。他在这篇序言中写道:“《天路历程》是一张全面的地图,绘制得极为详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每个人和每件事都能在天路客的旅程中找到对应。”

牛顿在阅读班扬的作品时发现,班扬和他有相似的理念,而班扬能够将神学运用于多样且复杂的人生处境、灵命成熟阶段和个性类型,这一点堪称榜样。虽然每个基督徒的生活不尽相同,但基督徒的旅程总有某种相似之处。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天路历程》恐怕是教会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

——托尼·赖因克《牛顿的人生智慧》


(七)


问:一个人若要开始了解清教徒,您会建议他从哪里开始?

巴刻: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年,我一直对人说,如果他们要开始探索清教徒的智慧,就一定要读《天路历程》,上下两部的《天路历程》,确保要理解这本书(我相当强调这一点!)。你在《天路历程》里看到的,是一种绘本式的索引,列出清教徒思考、传讲和写作的,与基督徒人生有关的所有话题。所有疑惑,所有试探,各种形式的拦阻,一切的鼓励,基督徒人生的一切起伏,表现为沮丧的各种试炼,表现为过分自信的各种试炼,撒但用来试验基督徒的各种方法,这本书都用栩栩如生的形式描绘出来了。

问:但是人会说“《天路历程》是一本写给小孩子看的书。”

巴刻:人会这样说,他们错了。《天路历程》是写给成年人的,它的主题是成年人作主门徒。当然它是一个扩展开来的比喻,本身是一个娱乐人的故事。班扬知道它是一本娱乐人的书,这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耶稣的故事也是娱乐人的,祂讲那些故事的时候,百姓都很喜欢听。我记得从前大人给我读的《天路历程》片段,是对我这一个小孩子讲的,就是与亚玻伦的争战,还有疑惑寨和绝望巨人的故事。但那时大人把这当作儿童故事讲给我听,没有人解释基督徒是一个怎样的人,什么是绝望,为什么要把绝望描绘成一个巨人,为什么一把称为“应许”的钥匙能打开这巨人的地牢。不是的,《天路历程》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的比喻,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从开始到结束的真正基督徒人生。

——巴刻一次访谈记录


点击图片 ↓ 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