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降生是妇女历史的转折点“


本文作者:阿尔文·J.施密特

摘自《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耶稣基督的出现,使希腊、罗马、犹太妇女千百年来极其低下的地位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耶稣基督的言行把妇女的地位提到新的高度,常使他的朋友与仇敌惊愕、沮丧。有许多古老的、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信条与做法明确规定妇女在社会地位、智力、精神等方面均为低下。耶稣基督通过言传身教,批评了这些信条与做法。

他的话绝非徒然而出,他曾说过:“我来了,是要叫[你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如果有哪一类人需要在精神上和社会上得丰盛的生命,那就是当时的妇女。


撒玛利亚妇人

耶稣对待、回应撒玛利亚妇人的那种仁慈、尊重他人的方式(见约4:5-29)对今天西方文化氛围的读者来说并不显得特别。然而他所做的在当时确实惊世骇俗。他将犹太人对撒玛利亚的偏见以及盛行的视妇女为低贱族类的观念全然置之度外。

耶稣在雅各井旁遇见了一位撒玛利亚妇人,向她要水喝。妇人感到震惊,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4:9)耶稣对她——一个妇人说话,这本身就让她震惊。她可以这样问道:“你既是一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人要水喝呢?”但她是说“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

对撒玛利亚人说话已是败坏得不可救药了,可是耶稣居然对拉比关于有脸面的男人不得公开与女人说话的谆谆教导不予理睬。拉比的口传律法非常清楚地规定:“男人(公开)与女人说话,是自己招罪。”耶稣时代流行的另一条拉比教导是“人不得与女人打招呼”。

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还说道,耶稣的门徒,这些虔诚的犹太人,“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约4:27)。他们的诧异不是由于耶稣与一个撒玛利亚人说话,而是由于他与一个女人公开说话。

马大和马利亚的故事

《路加福音》记载了一个名叫马大的女人邀请耶稣去她家做客的故事(路10:38-42)。马大扮演传统女性的角色,为她的客人耶稣准备用餐,而她的妹妹马利亚却充当男人的角色,即听耶稣讲道。

从文化角度看,马利亚之举离经叛道;耶稣也如此,因为他违反了当时拉比的律法。更有甚者,当马大抱怨马利亚不给她帮忙时,耶稣并没有支持马大而是赞同马利亚的做法。耶稣通过向马利亚讲授上帝的律法,再一次违反了拉比的口传律法。……

耶稣复活后向妇女显现

耶稣坚持妇女享有平等权利,有时甚至专门拣选妇女传扬他的信息,他向几位妇女显现尤为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她们在复活节主日清早就来到他敞开的坟墓。耶稣拣选了这几位妇女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耶稣对她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太28:10)

耶稣为什么没有告诉前来坟墓的彼得和约翰,让他们去把所发生的事告诉其余的门徒?耶稣为什么要妇女去告诉那些男人?他总是保护、支持被剥夺、被忽视的群体。妇女确确实实被社会、被宗教所忽视。耶稣这里所做的使人想起他在另一个场合所说的话:“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路13:30)

妇女跟随耶稣

三部符类福音书都记载了妇女跟随耶稣,这在公元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是极为罕见的现象。例如,马可写道:“还有同耶稣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妇女在那里观看。”(可15:41)路加提到了跟随耶稣的几位妇女的名字(路8:1-3)。这个行为在今天不会显为异常,但是在耶稣时代却极不寻常。学者们注意到,在主流文化中,唯有妓女和名声狼藉的女人才会在无男性陪伴的情况下跟随一个男人。

基督的信息如此安慰人心,甚至连名声好的妇女也起来反抗社会传统礼教跟随耶稣,而耶稣从不责备她们。在另一个场合,一个患血漏病的妇女想使自己的疾病得医治,就上来从后面摸了一下耶稣衣裳的边(可5:25-34)。耶稣的反应如何?耶稣治愈了她的病,并且告诉她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

为了防止现代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说耶稣发起了妇女运动,这里需要说明:他没有。耶稣降世是要改变人的心思意念,不是要实施社会运动或政治运动。然而耶稣赐予妇女与男人同等的尊荣与地位表明,他不仅破除了他那个时代歧视妇女的文化,而且为后人树立了可仿效的标准。


使徒时代的教会欢迎妇女

耶稣公开反对当时的文化,对妇女采取接纳的态度,这对早期的使徒教会并非没有影响。早期基督徒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对当时社会上限制、约束妇女的习俗不予理睬。耶稣死里复活后不久,他的门徒就固定在每个礼拜开始的第一天(礼拜日)聚集,分享这个奇迹带来的喜乐。

他们通常在会堂或家中聚集,后者即所谓家庭教会。在家庭教会,妇女往往非常出众,她们不仅仅是敬拜者,而且也是领导者。圣保罗提到亚腓亚为“我们的姐妹”,就是歌罗西城的一个家庭教会的领袖(腓2)。在老底嘉,有一个叫宁法的妇女,在她家里有个教会(西4:15)。在以弗所,百基拉和她丈夫亚居拉“在他们家里”有一个教会(林前16:19)。保罗在提出耶稣基督要其门徒到普天下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的大使命时(太28:19),说百基拉是他的一位“同工”(罗16:3)。

使徒教会中另一位重要的女性领袖是非比。在《罗马书》第16章1-2节中保罗用男性头衔——执事提到她,这是她在坚革哩教会担任的职务。保罗没有使用任何阴性词,但“执事”一词却在多种译文中以“女执事”的形式出现。女执事一词是到公元4世纪后半叶才有的。

保罗除了称她为执事外,还说她是prostatis,或是“主要的官员”。博·赖克(Bo Reicke)说,在希腊文学中,prostatis就是指担任领导、指挥、指导、管理之义。另一位学者注意到,非比“在教会中占据权威的位置”。她作为一名领导,得到的评价很高,学者们认为保罗甚至拣选她辗转四百英里从哥林多去罗马为保罗把这封书信送给罗马人。这在当时绝非一般的差事。

根据《使徒行传》16章记载,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遇到一位犹太妇女吕底亚,她做买卖紫色布匹生意,这些东西为有钱的上流人所追逐。她遇见保罗和西拉后不久,就皈依基督教,并且领她一家都受了洗。希腊罗马和犹太文化都不赞同女人从事商业活动。然而,吕底亚在文化上的这种偏差并没有拦阻保罗为了推动基督福音广传与她的友好交往。对于那些自古以来阻碍妇女承担领导角色的偏见和歧视,保罗一概不予理睬。

保罗在写给腓立比基督徒的信中说道,友阿爹和循都基这两个女人“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与我一同作工的”(腓4:2-3)。保罗称这两位女人为“同工”,将她们的角色与前面提到的百基拉和亚居拉的角色相提并论。罗宾·斯克罗格斯(Robin Scroggs)说:“保罗尊妇女为他的同工。她们协助建造、领导教会,她们在公开聚会里祷告、说预言。”

保罗效法基督,不受异教文化影响,赞誉妇女为同工。他为什么告诉加拉太的基督徒说:“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个中缘由显而易见。

耶稣、保罗以及早期教会砸碎了迫使妇女孤立沉默(例如在雅典社会)、低贱卑微(例如在家长制与夫权的罗马法统治下)和公众礼拜时要寡言并受隔离(例如在犹太文化中)等等古老的枷锁。妇女同男人一样受洗、领圣餐,这也表明了早期基督教会给予妇女的自由和尊严。


耶稣的降生是妇女历史的转折点”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都没有鼓动或组织任何妇女运动。然而,由使徒宣告的关于认罪悔改、重生得救的信息对妇女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早期基督教会不仅把妇女容纳在教会生活里,而且还赋予她们不为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文化所知的自由与尊严。……

一位观察家说:“耶稣的降生是妇女历史的转折点。”另一位观察察指出:“无论我们的主另外还做了什么,他都无可估量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然而,无论是基督还是早期基督徒从来都没有倡导过彻底的革命。相反,他的门徒与妇女的关系反映的正是他的榜样:赋予妇女以尊严、自由和权利,而此前这对任何一个文化来说都曾经是陌生的。

要明了这一点,只需记住在希腊、罗马、印度、中国以及其他许多社会里妇女曾一度如何横遭摧残就足矣。基督教到来之前,在任何异教文化中妇女世世代代毫无自由、尊严可言。简言之,妇女在哪里能比在被基督教伦理道德极大影响的国家里享有更多的自由、机会、人生价值呢?


点击 封面 ↓ 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