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饥的豆荚也没有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路15:16-18)
我们从这个比喻中看到,人唯有借着痛苦的经历才会认识到,犯罪之路是艰难、苦涩的道路。小儿子在花完了所有的钱财之后,穷困潦倒,不得不找了一份差事——去喂猪。他饿得恨不能去吃猪食,没有人关心他。
这段经文描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罪乃是一位严苛的主人,罪的仆人迟早会认识到他们要付上的代价。那些还未悔改归信的人,绝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在所谓心灵的欢娱和享乐的幌子下,他们往往会深陷痛苦。成千上万人的心灵患有疾病,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厌倦所走的道路,也根本得不到安慰。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我的上帝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诗 4: 6;赛 57: 21)
务要将这一真理铭记在心。
不管那些还未归正的人怎样大声否认,真理就是真理。“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箴13:15)
那属血气的人,内心里都隐藏着极大的不幸。不管他怎样竭力隐藏,他们心中都有严重的饥荒。他们都是“缺乏的”。他们既“顺着情欲撒种,必从情欲收败坏”。
难怪保罗说,“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加6:8;罗6:21)
我们也从这个比喻中看到,人清醒过来之后,才会稍稍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因而决心悔改。这位小儿子“醒悟过来,就说……”。
这段经文生动地描绘了成千上万人的心思。每天,都有千万人这样思想,都会自言自语说出类似的话来。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出现时,就当心存感恩。开始思想虽然不意味着人心灵的改变,却可能是人心灵改变的起头。知罪虽然还不是归正,但它毕竟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许多人的灵魂就是这样灭亡的——他们压根不思想!
然而,人必须常常提醒自己,不可仅仅止步于“思想”。虽然人有好的想法值得称赞,但它们却不是救赎性的基督信仰。若这个小儿子从未跨越思想这一步,那他可能死到临头都还流浪在外。
[本文作者莱尔,摘编自《〈路加福音〉释经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