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同行》2月5日 | 偶尔胜过

偶尔胜过

他叫他们的日子全归虚空,叫他们的年岁尽属惊恐。他杀他们的时候,他们才求问他,回心转意,切切地寻求上帝。他们也追念上帝是他们的磐石,至高的上帝是他们的救赎主。他们却用口谄媚他,用舌向他说谎。因他们的心向他不正,在他的约上也不忠心。(诗78:33—37)

偶尔胜过罪,不等于已经治死了它。有两种情况或情形会使与某项罪争战的人觉得,他已经治死了它。

(1)当它有某种令人悲哀的爆发,破坏了这人的平安,使他的良心恐惧,担心出现丑闻,或明显地激怒上帝。于是它唤醒这人里面的一切,刺激他发奋;使他感到惊恐,充满对罪和自己的憎恶;驱使他到上帝面前,使他发出救命的呼喊;也使他躲避其情欲,好像躲避地狱一样,并立志抵挡它。他整个人,包括属灵和属血气的层面,现在都被唤醒了,于是罪就缩了回去,好像不存在了,在他面前死了一样。

这就像一个人深夜接近一支军队,杀了一个军官,于是哨兵立刻醒了过来,人们也都被唤起,要严严地搜查敌人;这时这人躲了起来,或躺下,好像死了一样,直到一切喧嚣和混乱过去,但他同时也很顽强地决定,等到有类似机会时,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同样,当一个人的良心也许被情欲偷偷地攻破,产生出某些实际的罪行时,殷勤、自恨、渴望、恐惧、仇恨就都开始发动,要一起来抵挡那罪;而情欲因为被追捕,就安静了一段时间;但当忙碌过去,搜查结束以后,贼人又活动了起来,像从前一样忙碌做工。

(2)在上帝施行某些审判——诸如灾难或迫在眉睫的危险——时,人心里的想法或筹划都是,从当下的困难、恐惧和危险中脱离。对一个已经知罪的人来说,要做到此点,只能借着离弃罪,并因而与上帝和好。

在每一次患难中,使一个知罪的人惧怕的,都是上帝的忿怒。为脱离这种景况,人们这时就会立志抵挡罪。罪将不再能在他们身上有任何地位;他们将不再把自己交给罪,去做它的奴仆。相应的,罪也就安静了下来,不再产生搅扰,似乎已经被治死了;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只是因为它要借之发力的灵魂官能,现在都被与它的动议相反的思想所充满;而一旦这些思想停止,罪就又恢复了之前的生命与活力。……而这就是很多人在患难之时的谦卑;很多信徒心中也有同样巨大的自欺。

可怜的灵魂就是通过这些和很多其他方式,欺骗了自己,以为已经治死了自己的情欲,但其实它们还很活跃、有力,时刻在找机会爆发,给他们带来搅扰和困惑。

[本文作者约翰·欧文,摘编自 →《胜过罪与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