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同行》1月4日 | 舌头上的虔诚

舌头上的虔诚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太7:21 )

有很多人一看见别人流畅、热烈、滔滔不绝地谈论宗教相关事物,就对他们产生很大的歧视。他们认为健谈是浮夸的表现,是法利赛人的作风,应该遭到谴责。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看见这种现象就无知而轻率地断定他们是上帝的真子民,他们受到了圣灵救赎功效的感动,这种健谈证明他们是重生的基督徒。

他们说:这个人现在开口赞美上帝,他以前说话迟缓,但现在被圣灵充满,得到自由,能够打开心扉流畅地分享他的见证,赞美上帝,这是从上帝而来的,好像活水的源泉,诸如此类。如果他们不仅言谈流畅丰富而且表现出热诚的情感,那人们就更加坚信上帝救赎的恩典在他们身上动工。

但事实常常证明这些判断都是误判,是缺乏经验的结果,也是人们常犯的错误,因为他们自恃聪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依靠自己的想法,却不相信圣经。虽然圣经充满了各种规则让我们可以判断自己和别人,但我们在圣经里找不到任何规则告诉我们如何从上述现象里判断自己或别人是否得救。因为这种谈话只是舌头上的虔诚,圣经将它描述为树叶:好树坏树都长叶子,有叶子并不能证明树的好坏。

一个人可能满口谈的都是自己的体验,他依赖这些主观的体验,不管在哪里、对什么人都如此。这可能并不是好兆头。就像叶子过于浓密,果实反而结得不多;又好像一片乌云,看似充满雨水,但带来的风太大,反而没有多少雨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

圣经多次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某些人嘴上表现得极其敬虔,生活实践中却不能结出与之相应的果实:“空夸赠送礼物的,好像无雨的风云”(箴25:14)。使徒犹大谈到一些人偷着混入圣徒当中,表现得十分敬虔,一时蒙蔽了不少人,他们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犹4,12)。使徒彼得也谈到这种人:“这些人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彼后2:17)。

假情感和真情感同样强烈的时候,假情感更喜欢自我表现。因为假宗教的本质就是炫耀,正如法利赛人那样。

[本文作者爱德华兹,摘编自→ 《宗教情感》]